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大全 > 求一篇读书笔记三千字。谢谢各位了

求一篇读书笔记三千字。谢谢各位了

别太大众了,万一大家写的一样就穿邦了,拜托了!
被浏览: 0次 2023年08月31日 17:08
热门回答(2个)
游客1

读书笔记 --------存在与时间 又是一年的寒假,老规矩学校又要规定写一篇 读书笔记 ,可是数目实在不少不知选哪本好,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这本著作不仅对20世纪的哲学,而且对本世纪的神学、心理学、文学批评、政治学、法学、人类学以及音乐游哗、绘画等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初读大家的名著实在有太多的不理解,对一些观点的认识也只是一些皮毛,看来以后还真得花时间好好拜读。下面呢就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古今中外都有人从宇宙抽象出理的世界。各科学都在此一理的世界中自划范围,并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门外。不断有人钻研理学,摸索宇宙,则不但各科界限打破,连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门外的门限也把不住。于是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就是说,既可说又不可说。理的世界皆可说,理的世界之外皆不可说,但还在宇宙(天地)之内。被隔在门外的这个人也还在天地之内。这个人是谁?无论他是谁,只消他是一个有名有姓的衣冠动物,他就是一个在者,那么他就还在门坎之内,各科学就可以解答他的一切问题。要找到门坎外的这个人,除非找到的不是他的在者,而是他的在。但是只有谁自己在,谁就体会到自己的在;旁人的在是谁也抓不到的。所以抓住在的总是自己。这自己就是我,我就是我自己。宇宙天地之大,我自己只有一个。这才是真正的我。其他各处各人说的我都只能算武断的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就是从这个地方来讲在的。 海德格尔认为,在就是我在,而且就是我在世。要在才有哲学,不在则只有科学,根本还没有哲学。可以说,存在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存在。而且不存在则已,一存在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他所说的我在世。不在则已,一在就是我,也神掘行就是世。这才叫并生为一。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接过胡塞尔的“事情本身”这个口号。但他却比前者更加鲜明。海德格尔指出事情本身就是在者在其从隐蔽至无蔽中的在。所以只接触到在者,就根本不解决问题。希腊人就指出和在者打任何交道,都必须它脱离了隐蔽状态而始可,必须它已经无蔽了才可以。而在者之无蔽,决不是下个判断说它无蔽就无蔽了;而乃是倒过来,一定要在者已经在得无蔽了,然后才可能有关于在者无论是什么的说法。因此在希腊思想中就已经把在和无蔽等同起来,更进而和真理等同起来。所以海德格尔也说他要追问在的问题也就是追问的真理的问题。 海德格尔讲在就是我在,而且就是我在世。不仅有我而且有世的整个在这回事就是存在。海德格尔还把起这个存在作用的在称为此在,并说此在就是真理的原始现象,是这个真理的原始现象才使在者被发现这回事本身(去蔽、无蔽)成为可能。而整个这回事也就是此在之展开状态,也就是此在之在世。他认为此在的存在先于本质,它在存在状态上优先于其他存在者。他还选择了“生存“来指称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此在的基本构建是在世。在世即在世之中。在世的世就是世界。这里的世界也不是指一切存在者罗列出来的总和。世界决不是那种在本质上不是此在者的规定,相反世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由于此在的生存,此在就显示并揭示存在。那种被显示和揭示的存在和此在有着亲密的关系,有原始的统一性,这就是世界。故此在有世界,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所以海散灶德格尔说他讲的此在并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主体,而自始就是一个在世,而且在世自始就是此在的基本结构。这就是海德格尔的真理观。这个真理观与一切古典的从认识论来讲的真理观异趣。 明白了此在的真理观,我们又得问“此在以什么形态存在?”海德格尔告诉我们:“此在存在即悲情”。他指出人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生的历程就像是悬在天地之间的漫漫长路,既没有终极起点,也没有终极归宿。人生没有最终的依托。人被扔到这个世界上而被迫接受这种无奈又无常的生存境态,这种生存境态决定了无法克服的生活的重负,也决定了人世间所无法开脱的悲情。存在是悲情的。人的存在是情感的存在。情感,而不是理解,决定了人的最本初的存在。然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在逃避其真是情感中晓示的最真切的自我。但逃避并不能真正摆脱人的最本初的情感的存在。相反,它反而更加印证了人的存在的悲情。因为人的情感的存在是无可逃避的。 此外,他也认为此在的存在也是烦人的,他告诉我们,此在的在世总要在世界中与物和人打交道。与物打交道的过程烦忙,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为烦神。在海德格尔把此在的存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积极的:互相关心,为他人做好事;第二类是消极的:互相反对,伤害或损害他人;第三类是淡漠的:互不关心,互不干涉。但是他又提出,这种烦并不操心自身的生存。人就注定要处身在这个日常世界之中,人具有一个肉身的存在,因此,这种“烦”就是生存的基本的情绪。它并不是心理学的或灵魂状态的,毋宁说是肉身性的和处境性的。日常的基本情绪就是厌倦、枯燥与无聊,在这种情绪中,存在或者活着就象是一种负担。但是,沉沦于世间生活的日常状态也提供了安全感,人处于说、看和领悟的平均状态,也就是谈话闲聊、好奇和模棱两可。 最后他又在各种生存的情绪中拿出了一种独特的情绪生存领悟,那就是“畏”。海德格尔将畏视为对日常世界的虚无化的力量。海德格尔之所以单单挑出“畏”,恰恰是因为只有它才能从存在论上显示出虚无的力量,显示出对日常生存的整个世界的超越和一跃。看起来,海德格尔的“畏”的情绪更多地显示出意志的力量,而萨特径直将其等同于人的存在论的自由。海德格尔以现象学的方式展示了此在展开状态的统一性,打破了传统的知、情、意的三分法的等级。看起来他以对世界的操劳、实践和对生存的领悟、解释来批判认知,立足于此在在世的日常情绪和特殊性的情绪,而高扬对向死而生存的可能性进行筹划的意志。而“畏”正是通向面对可能性和意志决断的基本情绪。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清醒地面对由死亡而来的“畏”并无畏地面对死亡所敞开的不确定的可能性(而不是死亡本身),这就是对生存的意义的领悟,海德格尔将这种领悟称之为良知。这个良知不是社会和公共的良知,或神学的良知,或善的缺失,或内在的道德律令的审判,而是来自“畏”的沉默的无声的呼唤,呼唤我们到本己的本真性之前,去直面生存不可回避,不可推脱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们自然而然的对海德格尔产生一种崇高的敬佩之情。历史上许多讲法常常说自由是人的一种特性。而海德格尔的讲法就跨出这种讲法的视野很远了。海德格尔讲自由根本不是从人讲起,而是从在者的在讲起。讲到在在中的在者之去蔽无蔽时,才提到人作为此在之自由的适应。诚然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总是从此在的存在讲起,但他一讲时辟头就是讲在者之去蔽与无蔽,撇开此无蔽境界来讲人就一步也讲不下去。所以海德格尔说去蔽境界是人的基础。 海德格尔毫不在意别人批评他是形式主义,也毫不在意别人批评他是伦理虚无主义。事实上恰恰相反,《存在与时间》所说的本真性具有深藏不露的伦理学动机,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本真性的伦理学。本真的伦理学动机不仅贯彻在对常人的严厉的批判之中,而且,也体现在海德格尔独特的良知概念之中。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只有从对本己的本真性的生存的良知出发,才能有所谓的公众的良知或社会的良知,才有所谓的伦理责任的可能性。只有从个体的本真的生存出发,才有让他人生存和让他人面对自己生存的可能性的自由。只有从个体的不可予夺的死亡出发,才有对人的生存的尊重。至于海德格尔的本真性为什么是形式主义的,没有提供给人们任何具体的内容,这是因为本真性的生存恰恰是纯粹的可能性,并且这种生存的可能性高于任何现实性。最后让我们感谢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吧,是他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

游客2

一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能与西安匹敌的古都不绝清乎是北京,不是南京,不是杭州,而是洛阳。 惶惶祖宗业,永怀河洛间。众所周知,黄河流域一向是中华文明的正源之所在,长江流域仅仅谓之为经济中心罢了。无庸置疑,在我国七大古都中唯一地处黄河流域的除了西安就只有洛阳了。因此在我看来,从文明的源远流长而言,唯一能与西安媲美的古都唯有洛阳了。论辈分,其余古都差之甚远。 事实上,与西安相比洛阳毫不逊色:远古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洛阳。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鞅变法时秦孝公迁都咸阳之后,西安才真正开始成为王朝都城;可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的夏朝,都城就曾建于洛阳,也就是偃师二里头。洛阳正袭,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并悉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二 如果说西安更多氤氲了汉唐盛世的气势辉弘,那么洛阳则更多渲染了魏晋乱世的颓败沧桑。 西安,纵使行人图染霜林醉,然而终究饱含不了断壁残垣的气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苟延残喘的洛阳,以一种独一无二的凄丽美屹然立足于世界之林。 居天下之中的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不可阻挡的金戈铁马曾经奔驰于洛阳的黄土地上,将这个百年古都彻底淹没于刀锋血雨的壮烈喊杀声中。夏商周时,狄戎民族就数次南下入侵践踏;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霸主九州问鼎的声音就从未中断过。即使是在大一统形势的汉唐时期,洛阳华丽沧桑的刀枪砰杀声依然没有停止:军阀混战、朋党之争、政变逼宫、农民起义、宦官专政……作为九州腹地的洛阳,历史天然的赋予了其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民族的责任感。 盛世文明凝聚于西安,而乱世文明则凝聚于洛阳。 古老的沧桑,古老的沉浮,古老的兴亡。 三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在我看来,洛阳与西安鼎足而立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洛阳在文明史上的地位比起西安来讲更具有深远的里程碑意义。 中国最博大精深的文明诞生于山东,中国最光风霁月的文明发源于西安,而中国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文明却萌生于洛阳。 我承认,中国最正宗的国学应首推百家争鸣时期的先秦文明,但随着汉朝初期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开始衰落。民国时期的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子的同时更是彻底的摧残了先秦文明;中国最光华四射的诗词曲赋萌芽于汉唐,如今西方大家见闻后依旧是叹息不止,这种独树一帜的华夏文明却无可奈何的渐渐被当代中国所淡忘抛弃,如今懂得音调格律的炎黄子孙几乎是凤毛麟角,作为一个完整的诗赋文化已经无可挽回的消失了,一去永不返。 可如今,却依旧有一种源于中国文明的传统文化在无形中影响着神州大地上的各界人物:没有哪一个作家在撰著上不会忘却华丽的词藻和铺排的对偶;没有哪一个官员在提交公文时不会疏漏严谨的格式和整齐的语句;不会有哪一个学生在作文时老师不会教导他必须用上浮华的词句和工整的排比。 这便是魏晋时期的骈文文明。尽管有少数中国人排斥抗争着这种文明,但却依旧摆脱不了这种文明的束缚。骈文文明已作为中国人肉体中的一部分,深深的溶解于中国人的骨髓之中。 当然绝对不能评价这种文化到底是好是坏。没有华丽的词藻也就无所谓语言美,没有整齐的句式也就无所谓结构美。文学的本质就是一门艺术,艺术一向是注重美的,而美的同时不可避免必然会牺牲到一些其它东西。艺术是兼容并包的,每个人包含它优点的同时,也应该包容它的缺点。 中国人是喜欢美的,喜欢美的中国人自然也是应该付出代价的。 四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然而随着京杭运河的衰亡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洛阳逐渐衰落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饱含沧桑的洛阳正如其市花牡丹一样,渐渐的被人们所抛弃遗忘。如今的牡丹没有成为中国的国花,而洛阳也没有成为中国的都城,甚至没有成为河南的省会,也没有被列入中国四大古都之列。 或许中国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在当世人眼里早已一去不复返。 古老的王城敲起了悠长的编钟,暮色苍茫的广场上鸦雀无声,巨大的九鼎像黑色的巨兽矗立在血红的夕阳下,粗重的鼾声在辽阔的黄土高原上回荡,为这个古老的都城唱起了哀凉的挽歌。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可是,昔日极尽豪奢的洛阳,今日终究只能留下几节断壁残垣而已。 今人来时,杨柳依依,不见当时明月当时人。孰可知,北宋以前包括秦皇汉武的绝大多数名人,都来过洛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没有几个人去过洛阳,甚至也没有几个人耳闻过洛阳的辉煌。人民仅仅知道的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洛阳,那里曾经是中华民族远古祖先定居之处,那里充斥着野蛮人类的残忍与辉煌。 可是,骈文文明正在深深笼罩着整片神州大地。